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2021-3-12 23:18 |
---|
签到天数: 2 天 [LV.1]初来乍到
|
对象三种状态:
1.瞬时(transient):数据库中没有数据与之对应,超过作用域会被JVM垃圾回收器回收,一般是new出来的且与Session无关系的对象。
2.脱管-游离(detached):数据库中有数据与之对应,但当前没有Session与之关联:脱管对象状态发生改变,Hibernate不能检测到。
3.持久(persistent):数据库有数据与之对应,当前与Session有关联,并且相关联的Session没有关闭,事务没有提交:持久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,在事务提交时会影响到数据库。 理解:
与Session是否关联,数据库是否有数据与之对应是判断三种对象状态的依据。比如,瞬时状态跟它们均无关;脱管,只是数据库有数据与之对应,失去了Session对它的管理;而持久与两者有关。
从过程中理解三种对象状态:
结合前面的实例,当我们User user=new User()一个对象时,它表示创建一个瞬时对象,当调用save(user)方法时,这个对象成为持久对象,直到事务提交,数据库连接关闭。在这期间,如果我们user.setXXX()时,会对这个持久对象产生影响,最终它也会被提交到数据库,它的最终提交是在提交事务时。
比如save(user)方法后,跟user.setName("new name");和user.setPassword("new password");这两句,这样它会在提交时务时,采取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,也就是说数据库连接关闭后,数据库存的是“new name”和“new password” 而如果开启了“数据库语言显示”可以发现执行两次操作:一次是save方法的插入操作,一次是setXXX后提交事务时的更新作(特别说明,持久对象在发生改变时,比如setXXX方法改变对象内容时,会在最后,即提交事务时统一进行更新操作,而并非每一次改变就执行一次更新,这样可以保证与数据库的交互更高效合理)。当执行完save方法后,我们关闭数据库连接时,这时的user对象就是脱管状态,因为它在数据库有数据与之对应而脱管状态的最好例子是当我们用get方法得到一个对象并关闭连接时。
补充说明:
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持久对象可以被Hibernate检测到进行更新操作,那么update是否还有用了?有,比如脱管对象就可以调用update来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,而调用update()方法后的脱管对象又变成了持久对象。 下面是三种对象状态相互转换的图例:

再谈saveOrUpdate方法:此方法兼具了save和update两种方法。它根据传递的参数来选择执行其中的一种方法。如果参数对象是瞬时态,则执行save方法,而如果参数对象是脱管态,则执行update方法。最终都是把传递的参数对象转成持久态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