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2021-3-12 23:18 |
---|
签到天数: 2 天 [LV.1]初来乍到
|
在软件开发中,有时候可能会需要创建一些特别复杂的对象,如果系统中已经存在同样类型的对象,并且不同的属性个数相差不大的话,用Prototype模式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选择。 定义:
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物件的种类,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物件。 Prototype 模式允许一个物件再创建另外一个可定制的物件,根本无需知道任何如何创建的细节,工作原理是:通过将一个原型物件传给那个要发动创建的物件,这个要发动创建的物件通过请求原型物件拷贝它们自己来实施创建。 类图如下:
从图上可以看出,使用方法很简单,只要调用对象的clone方法返回一个新的对象就可以了。但是为什么没有其他新的方法来实现这个模式呢?因为java中的Object提供了clone()方法来实现对象的克隆,所以Prototype模式实现一下子变得很简单. 在这个clone方法中,我们只要调用Object的克隆方法返回一个对象,就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Prototype模式。 在其他编程语言中,就需要创建一个当前类的新的对象,然后把当前对象本身的各属性的值复制一份给新创建的对象,并且返回新对象即可。
从上图中的main函数的调用过程来看,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出Prototype模式和其他创建型模式的不同:Prototype模式创建对象不是通过new一个类,而是通过一个现有的对象实例来的。
什么时候应该使用prototype模式呢??
1.当你要创建的对象与现有运行时对象相似度很大时
2.为了避免创建类的工厂类导致层次复杂度增加时
3.当类的实例只有不多的几种状态时(此时需要引进原型管理器)
Prototype模式常用在一些对象管理器中。这些对象管理器本身一般为单例模式,主要负责对象的创建和返回。由于返回的对象的类型基本上是一致的,而且返回的对象的各项属性大多保持一致,只有极少数属性才需要修改,所以用Prototype无疑是极好的选择。
需要注意的是:浅拷贝和深拷贝的区别。 简单的讲,浅拷贝就是只对当前对象的直属属性进行复制,如果其属性是基本类型的话,就复制原对象的值;如果其属性是其他对象的话,就复制对象的地址。而深拷贝则是麻烦的多,如果其属性是对象的话,就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子属性的对象,并且对这个对象的各项属性进行复制,如果子属性还有子属性的话,则需要递归的进行复制操作。 一切就看需求,如果那些属性的值不会被变更的话,那么只需要实现浅拷贝即可;否则,深拷贝就是必须的。

package com.kingswood.pattern.creational.protoType;
public interface ProtoType extends Cloneable {
public Object clone();
} [/code]
?
package com.kingswood.pattern.creational.protoType;
public class ConcreteProtoType implements ProtoType {
private String propA;
private String propB;
public String getPropA() {
return propA;
}
public void setPropA(String propA) {
this.propA = propA;
}
public String getPropB() {
return propB;
}
public void setPropB(String propB) {
this.propB = propB;
}
public Object clone(){
try {
return super.clone();
} catch (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) {
return null;
}
}
} [/code]
?
package com.kingswood.pattern.creational.protoType;
import junit.framework.TestCase;
public class Client extends TestCase {
public static void testMethod(){
ConcreteProtoType proto = new ConcreteProtoType();
proto.setPropA("propA");
proto.setPropB("propB");
ConcreteProtoType newProto = (ConcreteProtoType) proto.clone();
assertNotSame(proto, newProto);
assertEquals(proto.getPropA(), newProto.getPropA());
assertEquals(proto.getPropB(), newProto.getPropB());
}
} [/code]
?
以上样例使用浅克隆方式实现proto type模式,浅克隆无法对对象中包含的其他非java原始类型数据进行复制。如果需要复制其他非java原始类型数据,则需要使用深克隆方式,对象以及其内部所有对象必须实现java.io.Serializable接口,clone方法改写成以下形式:
public Object clone(){
try {
ByteArrayOutputStream ot =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();
ObjectOutputStream oo = new ObjectOutputStream(ot);
oo.writeObject(this);
ByteArrayInputStream it = new ByteArrayInputStream(ot.toByteArray());
ObjectInputStream oi = new ObjectInputStream(it);
return (oi.readObject());
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return null;
} catch (ClassNotFound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return null;
}
} [/code]
|
|